妊娠期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生理时期。妊娠所导致的机体新陈代谢的变化使得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增加。妊娠期良好的营养状态不仅是保证母体正常生理功能、维持自身健康的需要,也是胎儿正常发育、孕妇顺利分娩及产后乳汁分泌必不可少的保障。现有的临床证据已经初步显示,某些维生素或矿物质在维护妊娠期妇女的健康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乏这些维生素或矿物质可能导致孕妇各种妊娠综合征患病危险的增加,引发流产、死产、畸胎、新生儿死亡、早产、低出生体质量以及产后大出血等,同时孕妇营养与胎儿的大脑发育和智力发展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目前,有关成年期的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都可能由宫内期营养状况起源的观点也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
常见孕期营养素缺乏的主要症状包括牙龈出血、小腿抽筋、手麻、口角炎、唇干裂等,尤其以孕中期和孕晚期更为显著。
孕期女性由于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的增加,循环中营养的结合蛋白和微量营养素水平有所降低,加上孕妇的新陈代谢水平还要满足胎儿生长的需求,孕妇作为一个高营养需求群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都有所增加。
在发展中国家,孕妇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包括铁、碘、锌、A、B族维生素等。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某些居民钙、锌、硒、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18~44岁育龄妇女营养不良率为7.7%。对171名孕妇进行调查后发现,在孕期各阶段,维生素A的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s)的53%~58%,维生素B1为73%~80%,维生素B2为41%~53%,维生素C摄入量达80%,钙摄入量仅达适宜摄入量(AIs)的32%~37%;孕妇铁的摄入量在孕早、中、晚期分别为RNIs的165%、93%和73%,锌的摄入量分别为90%、72%和73%。而且孕妇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水平还与季节相关。对中国北京地区的研究显示,我国孕妇钙、铁、锌、维生素B2的摄入情况在一年四季中仍处于较低水平,只达到RNIs的60%左右。而视黄醇、维生素E、尼克酸、维生素C等微量营养素的平均摄入水平在季节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夏季与春、秋、冬季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而除了维生素E水平在夏季最低外,其他如视黄醇、维生素B2、尼克酸、维生素C的摄入情况都是夏季明显高于其他三季,但仍有一些微量营养素如维生素C、尼克酸、视黄醇,未达到RNIs水平。
铁缺乏是最常见、影响最广的营养失调症,常与贫血有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全球孕妇贫血(血红蛋白水平低于110 g/L)患病率在50%以上,发展中国家则可高达75%,其中缺铁性贫血(IDA)最为常见,约占妊娠贫血的90%。根据2008年全国孕产妇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我国孕产妇贫血患病率为42.0%,其中城市为32.5%,农村为45.4%;从孕妇和产妇来看,中国孕妇贫血患病率为37.74%,产妇贫血患病率为49.65%。另外研究还发现,贫血孕妇体内除铁外,维生素A、维生素B2水平也较低,维生素A、维生素B2和铁三种微量营养素同时缺乏的孕妇占29.8%。
孕妇叶酸缺乏的流行病学情况依不同地区而异,东南亚国家约40%~50%孕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叶酸缺乏,根据WHO的报道,斯里兰卡高达57.0%,其次是印度41.6%,缅甸13.0%,泰国15.0%。发达国家虽然使用了叶酸强化面粉,孕妇血液中的叶酸水平仍较非孕人群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美国中产阶层叶酸缺乏率为31.5%;加拿大仍有一半妇女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神经管缺陷(NTDs)保护阈值900 nmol/L。我国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孕妇血清叶酸水平低于3 μg/L,广西壮族自治区妊娠晚期妇女叶酸缺乏率则高达48.39%。
Hollowell等发现近两个世纪以来美国居民碘摄入量明显下降,而且有6.7%的孕妇和14.5%分娩女性的尿碘水平显示碘摄入量不足。我国各地区孕妇碘缺乏率从16%~40%各有不同。我国自上世纪开始的食盐加碘确实改善了我国居民的碘营养状况,但是对于处于妊娠期的妇女,由于需要量增加,已有研究报道单纯靠食盐中的碘难以维持碘的营养状况处于最佳状态。同时在我国严重碘缺乏的地区,碘缺乏仍然还是一个突出问题。
最新居民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钙摄入量仅为388.8 mg/d,不足推荐量的50%。孕妇缺钙情况更明显,如成都地区孕妇钙平均摄入量只占推荐摄入量的26.02%;孕早期钙摄入不足者占75.59%,孕中期占77.45%,孕晚期则高达97.00%。广东省孕晚期妇女调查显示,孕妇钙平均摄入量为421.2 mg/d,钙的缺乏率为63.5%。
根据WHO的估算,50%以上的孕妇日常膳食中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孕妇所需的最低水平。在尼泊尔农村地区,高达51%的孕妇患有因维生素A缺乏而引起的夜盲症。
2006年研究中发现,分别有60%、48%和47%的受试孕期女性在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存在中度至重度的维生素D缺乏。
在非孕期女性中锌缺乏率为4.0%,而孕期妇女锌缺乏率则为22.5%。对我国2005-2006年间成都地区的调查显示,成都孕妇锌平均摄入量只占推荐摄入量的31.36%~46.05%。
Baker等认为约50%孕妇会发生生理性维生素B1缺乏。国内研究显示,成都孕妇维生素B1、B2、B6、B12摄入均不足,其中维生素B12摄入量仅占推荐量的13.17%~27.66%。
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母体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其缺乏可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保持孕期妇女和胎儿健康的可能的机制如下。
维生素A(视黄醇)对于调节基因表达及细胞分化和增殖、特别是椎骨和脊髓、四肢、心、眼和耳的发育意义重大,与胎儿的生长发育、骨骼和胎盘的生长、免疫系统形成及母婴的视力发育均关系密切。
孕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导致妊娠夜盲症的发生。Oliveira和Rondo在对1993-2006年的14篇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后提出,孕期补充维生素A可以降低母体发病率。目前我国对孕期女性的推荐摄入量为900 g RE。母体血中的维生素A能以维生素A结合蛋白(VA-RBP)的形式通过胎盘转运给胎儿,但胡萝卜素不能经胎盘转给胎儿,故而动物性食品如肝脏等应当作为孕妇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建议至少占总供给量的50%左右。
过量摄入维生素A或视黄醇也会产生致畸作用,而孕早期是发生这种致畸损伤最危险的时期,所造成的胚胎缺陷最初来自于颅神经管嵴细胞。虽然对维生素A可产生致畸反应的阈值大小尚具争议,但是对于育龄女性而言,这种致畸性是维生素A不容忽视的不良反应,并应当将其可耐受上限水平(UL)定为3 000 μg/d。
维生素D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增加胃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来维持血浆中的钙磷浓度。在妊娠期间,补充维生素D能够增加25(OH)D3的循环浓度、从而改善新生儿体内钙的状况、促进胎儿的生长、神经系统的发育、肺的成熟以及免疫功能的完善。
孕期妇女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将影响婴儿的骨骼发育,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量达到推荐膳食供给量标准的母亲,其胎儿的出生身长、体质量及阿氏评分均明显优于母体维生素D摄入量相对不足的群体。孕期对母体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降低其后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危险。
孕妇不可过量摄入维生素D,以防出现高钙血症及高钙尿、软组织钙沉积、不可逆性肾与心血管损伤等潜在毒性以及婴儿动脉硬化的发生,当日摄入量超过45 μg时则可以出现中毒反应。当前的推荐摄入量为每日5 μg即200 IU。
维生素E是一种通过切断链来防止脂质过氧化的抗氧化剂,特别是针对膜磷脂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血浆脂蛋白。α-生育酚还能够抑制细胞增生和分化过程中的蛋白激酶的活性。血液中α-生育酚的浓度在妊娠过程中会升高,但胎儿出生时脐带血中的维生素E浓度被证明低于母体血液中的浓度,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可能是胎儿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妊娠女性维生素E的RNIs与非孕期女性相同,中国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14 mg。尽管在Min的研究中提出母体维生素E及C的水平升高可增加胎儿的出生体质量,但是其他随机对照试验中提出,不可将大剂量的维生素E和C共同补充给孕妇,否则不仅不能预防先兆子痫的发生,还可能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分娩率。Boskovic等也报道了在对孕妇大剂量补充维生素E(每日400~1 200 IU)时,虽然出生畸形的发生危险并没有明显增加,但却有可能降低婴儿的出生体质量。
维生素K作为辅酶参与与血液凝固和骨代谢相关的特定蛋白质的合成。Liu等研究报道在35周孕期前给予孕妇维生素K1可显著改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和Ⅹ的活性,从而显著降低早产儿(心)室周及(心)室内出血的发生率。
叶酸作为一碳转移的辅酶在核苷和氨基酸代谢中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分化及蛋白质合成非常重要。由于DNA的合成需要叶酸作辅酶(用于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因此正常细胞的分化也需要叶酸的参与。妊娠期对叶酸的需求因一碳转移反应速度的加快而大量增加,特别是在核苷酸的合成和细胞分化过程中。叶酸还会被大量转移给胎儿,如果摄入量不足,母体血浆和红细胞中的叶酸浓度会下降,特别是在分娩后。叶酸的缺乏会使DNA合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活性减低,并因此发生巨幼红细胞的改变,造成贫血的发生。虽然巨幼红细胞贫血多见于孕晚期,但当叶酸缺乏时,形态学与生物化学改变可先发生。
充足的叶酸摄入能够将婴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危险降低70%,叶酸缺乏除了必然导致神经管畸形之外,还很可能增加缺血性心脏病及脑卒中的发病危险。
自从1992年和1998年美国卫生署及美国医学会分别提出,需对育龄妇女每天补充400 μg叶酸,且与此同时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开始对粮谷类食品强化添加叶酸以增加目标人群的叶酸摄入量之后,婴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已被减少了26%,并且2004年育龄女性摄入含叶酸的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情况较1995-2003年有了实质性的增加,即约40%的育龄女性叶酸摄入量达到了推荐值。我国于1993-1995年进行了一项较大范围的孕期妇女补充叶酸的试验。结果显示,孕前每天补充400 μg叶酸可显著降低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尽管许多女性都需要服用叶酸补充剂以满足对妊娠期的推荐供给量(RDAs,我国现在用RNIs代替RDAs),但是由于UL仅为每天1 000 μg,因此采用药物补充时应当慎重。
硫胺素作为辅酶参与碳水化合物和支链氨基酸的代谢。由于维生素B1依赖性酶在胎儿脑发育的脂质和核苷合成的细胞能量代谢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孕妇维生素B1缺乏可对胎儿大脑发育造成损害。妊娠期间,由于母体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能量消耗的少量增加,使得硫胺素的需求量较非孕期女性增加约30%,如果缺乏维生素B1,母体可能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但新生儿则有可能发生先天性维生素B1缺乏症或在幼儿期发生口面畸形。
核黄素作为辅酶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对维持正常物质代谢起重要作用。它还参与包含烟酸的辅酶的生物合成,以形成5-磷酸吡哆醛,以及5,10-甲基-四氢叶酸的还原。维生素B2作为辅酶还能影响与先兆子痫相关的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和血管扩张,保护胎儿免受低氧环境的影响。
作为人体内100多种重要化学反应的辅酶,参与机体蛋白质的代谢,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大脑神经传递素及神经细胞的合成。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氨基酸、糖原以及鞘氨基醇的代谢,在许多代谢过程例如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B6的AIs为每天10 mg,当摄入量为7~10倍时可致中毒。
维生素B12在碳链长为奇数的脂肪酸的代谢和甲基转移反应中发挥辅酶的作用,充足的维生素B12对于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和神经功能非常重要。母体维生素B12水平的不足被证明与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关系密切且会增加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此外,由于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三者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系非常密切,而同型半胱氨酸的蓄积与机体多种异常的/有害的变化有关。重要的是,这三种B族维生素缺乏可导致同型半胱氨酸的进一步代谢受阻,造成大量蓄积在体内,可对胎儿造成伤害。
维生素C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并可使其他抗氧化营养素如维生素A、E和一些B族维生素再生,同时作为重要营养素在免疫系统和抗自由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建议妊娠中后期维生素C的摄入量为每天130 mg。
泛酸是辅酶A和磷酸泛酰巯基乙胺的组成成分。有关泛酸在孕期的使用情况的资料非常少,美国和加拿大人群的常规摄入量似乎可以保障健康的妊娠结果,因此妊娠期的被设定为每天6 mg。
生物素在依靠重碳酸盐的羧化作用中发挥辅酶功能。这类反应包括了丙二酰辅酶A的形成和三羧酸循环或生成葡萄糖过程中丙酮酸盐的羧化作用。亮氨酸的降解和D-甲基丙二酰辅酶A的形成也都依赖于生物素。
胆碱是乙酰胆碱、磷脂类以及甘氨酸三甲内盐的前体,作为非叶酸依赖型的甲基团在肝脏中参与高半胱氨酸的甲基化。因此,妊娠期女性的被定为每天450 mg。
妊娠期钙需求量增加主要用于胎儿骨骼的矿化。维持孕妇正常的血钙浓度对维持细胞功能、蛋白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以及细胞内外酶的释放与激活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内的钙则在引发和维持平滑肌细胞阻力和血管阻力中起重要作用,其代谢异常与妊娠高血压密切相关。孕期约有2 530 g的钙经母体传递给胎儿,孕初期胎儿每天需增加7 mg钙,中期每日增加110 mg,而钙的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孕末期,大约每天350 mg。
磷是人体所有组织的重要成分,并且具有结构(磷脂、核苷酸、核酸)和调节功能。一个足月新生儿体内的磷含量约为17 g,主要(88%)存在于骨骼和体液中。母体钙吸收量的增加还能够增加磷的吸收,且这种吸收量的增加已经涵盖了孕期对磷需求量的增加,故而RDAs中对孕期女性磷摄入量的限定与非孕期女性相同。
镁是300多种不同辅酶的辅助因子。新生儿体内大约有750 mg的镁,60%分布在骨骼中。考虑到瘦体组织的增加量以及生物利用度的增强,妊娠期妇女镁的RDAs增加至每天400 mg。
铁通过以下四种类型的蛋白质血红蛋白、铁-硫蛋白、存储及运输铁的蛋白、以及其他含铁或激活铁的酶类组成成分发挥其生理作用。在严重贫血的情况下,孕期铁缺乏与围产期产妇的病死率相关,即便是中度的缺铁性贫血也会使产妇的病死率增加2倍以上。
妊娠女性在孕中期及末期铁的RDAs分别为18 mg/d和23 mg/d,各年龄组的妊娠女性在整个孕期每天需要27 mg。中国目前对孕妇铁的RNIs为35 mg。
锌具有催化、构造以及调节的功能。有来自全部6大酶系列、将近100种的酶都依靠锌来发挥效能。
铬使得胰岛素在活体内及活体外都能保持活性。一些报道中提出:体内铬的量在妊娠期会大量减少。早期的研究中显示:新生儿体组织内的铬水平会在出生后降低,因此建议女性需要在孕期增加铬的储存,但是尚未能确定铬需求情况的精确预计量。
碘是参与调节包括蛋白质合成和酶活性在内的人体关键生化反应的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组成成分。甲状腺激素对于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的形成非常重要,同时还是围产期最活跃的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直接取决于碘元素的水平以及甲状腺的功能。缺碘性疾病包括了智力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甲状腺肿。母体严重的碘缺乏还可能造成死产及自发性流产的发生。
铜是在分子氧化还原作用中担当氧化酶的金属酶的组成成分之一。铜的平均需要量(EAR)是根据对妊娠过程中必被累积的量、即用以提供胚胎和其他妊娠副产物所需的铜的量的估测来确定的。
含硒蛋白质可以防御氧化应激、调节甲状腺激素的活性(加速甲状腺素向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转变)、并调节维生素C及其他分子的氧化还原反应状态。硒的摄入量因土壤中含硒量不同而有差异,中毒量为每天5 000 μg。中国一般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为19 μg,而克山病地区仅有8 μg。
氟化物主要与钙化组织相关,它还能够防止龋齿的形成和发展、并激发促进新骨的发育。氟化物可经过胎盘并参与乳牙的形成。来自于前瞻性、随机双盲试验的数据并不支持龋齿发生率低与产前氟化物暴露量之间存在相关性,因此并不支持在孕期进行补充。
锰对于骨的形成以及氨基酸、胆固醇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都非常重要。有关孕期锰的情况的资料很少。
钼是亚硫酸盐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以及醛氧化酶这几种参与含硫氨基酸和杂环化合物代谢的酶的辅助因子。有关孕期钼的需求情况,还没有直接的资料。
普通妊娠期女性的膳食摄入应当满足孕期营养需求的增加,需求量增加最多的营养素包括铁(50%)、叶酸(50%)、碘(47%)、维生素B6(46%)以及锌(38%)。铁补充剂的应用需要由医疗卫生专业机构来提供及指导,而大多数女性都需要连续性地补充叶酸以满足推荐量。其它营养素的药剂补充尚未被充分阐述论证。大多数针对膳食摄入情况的研究都是基于低收入人群以及/或与RNIs标准做比较,而非与更新或更适宜的人群标准EAR做比较。Turner及同事们发现,当把摄入量的比较研究基于EAR及中高收入人群时,那么对于所选定的营养素(维生素B1、B2、B6、B12、烟酸、维生素C、镁、铁、锌、硒等),除了铁和镁略低之外,这类人群的平均摄入量均基本满足EAR的推荐量。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大型研究证明,相比于单纯补充铁和叶酸,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剂更能够降低早期婴儿病死率、特别是当孕妇存在营养不良及贫血等情况时,因此该研究倡导将孕期复合营养素补充剂列为强化产前保健的重要项目。类似的结果在其他的研究中也被报道,即优质的复合营养素的补充有利于母子健康、增加母体及胎儿体内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的状况、减少先兆子痫在体质量正常的孕妇中的发生,特别是复合了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铜、锌、锰、铁、钙、硒等多种抗氧化营养素的补充,能够显著降低流产、先兆子痫、早产、宫内生长发育迟缓等一系列围产期问题的发生率。
维生素之间和矿物质之间并非为单独成分发生作用,而是存在协同作用。例如维生素C可以阻止维生素E被氧化;硒和维生素E具有协同作用,可相互加强对方的功效;在随餐服用情况下,维生素C可增加铁的吸收;维生素E可以逆转自由基对细胞内镁浓度的降低;联合补充铁和维生素A对改善孕妇贫血的作用优于单独补充铁或维生素A。由于发展中国家妇女通常更容易发生多种微量营养素缺乏,因此含全面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发挥身体最佳功能及孕妇和婴儿获得更多健康益处可能是一种更佳的选择。
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作为孕期营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可通过直接对孕妇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或间接减少孕妇分娩时相关的并发症降低孕妇患病率和病死率;另一方面也是孕育健康胎儿的必需营养素。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入选60名孕8~12周,并且氧化水平较低(定义为SOD水平低于1 102 U/g或164 U/ml)的孕妇,补充组(n=29)每天补充维生素A(1 000 IU)、 B6(2.2 mg)、B12(2.2 μg)、C(200 mg)、E(400 IU)、叶酸(400 μg)、N-乙酰半胱氨酸(200 mg)、铜(2 mg)、锌(15 mg)、锰(0.5 mg)、铁(30 mg)、钙(800 mg)和硒(100 μg);对照组每天补充铁(30 mg)和叶酸(400 μg)。结果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组先兆子痫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比值比(OR)为0.18(95% CI 0.03~0.92,P=0.043)。
一项前瞻性研究意在确定孕中早期补充含叶酸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与发生先兆子痫危险的关系。研究最终共纳入2 951名孕妇,自孕中期开始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制剂,其中补充组2 713例,未补充组238例。结果补充含叶酸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制剂的孕妇血清叶酸水平平均增加10.51 μmol/L;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降低0.39 μmol/L;与未补充组相比,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组先兆子痫发病危险明显下降,其OR为0.37(95% CI 0.18~0.75)。
中国一项最新研究入选了54例26~32周岁,孕13~28周的贫血孕妇,随机分为单独补铁、铁+维生素B2、铁+维生素A、铁+维生素B2+维生素A组,探讨了补充铁、维生素B2、维生素A对妊娠妇女缺铁性贫血的影响。结果单独补铁、补充铁+维生素B2、补充铁+维生素A对改善缺铁性贫血均有明显效果,但铁、维生素B2、维生素A等3种营养素同时补充时效果最好,其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而血清运铁蛋白受体显著低于补铁组(P<0.05)。
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入选1 200名尼泊尔孕妇,对照组(n=600)只常规补充铁和叶酸,干预组每天补充含有15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剂。所有孕妇均在至少12孕周时开始补充直至分娩。以出生体质量和产程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 733 g(SD 422);干预组的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 810 g(SD 453),平均增加77 g(95% CI 24~130,P=0.004),同时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率降低25%。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孕中、晚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增加婴儿的出生体质量,而且后续的研究显示,孕期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下一代体质量的有益影响可以持续到儿童期。
近期公布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干预试验(SUMMIT)对妊娠期妇女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与只补充铁和叶酸的比较,观察流产、婴儿死亡等方面的结局。这项双盲、随机对照研究共纳入31 290名妊娠期妇女,其中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组15 804例,铁+叶酸组15 486例。研究的主要指标是婴儿早期死亡(产后90 d内),次要指标包括新生儿病死率、流产和低出生体质量。结果补充铁+叶酸组相比,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组婴儿的早期病死率下降了18%(95% CI 0.70~0.95,P=0.010),其中基线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孕妇婴儿的早期病死率下降更显著,分别为25%(P=0.002 1)和38%(P<0.000 1);流产和新生儿病死率下降11%(P=0.045),同样也是在基线营养不良和贫血的孕妇中的补充效果更好,其中基线营养不良孕妇,其相对风险(RR)为0.85(95% CI 0.73~0.98,P=0.022),基线贫血孕妇的RR为0.71(95% CI 0.58~0.87,P=0.001 0)。而且对11 101名出生1 h内测体质量的新生儿的分析显示,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组的孕妇相对只补充铁+叶酸组的孕妇,低出生体质量的发生率下降了14%(95% CI 0.73~1.01,P=0.60),但在贫血孕妇中,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的下降有显著意义,其RR为0.67(95% CI 0.51~0.89,P=0.0062)。因此孕妇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单纯补充叶酸和铁的作用更佳,尤其在营养不良和贫血孕妇中意义更大。另外,在一项包含3 670名尼泊尔孕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中,也同样证明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在增加出生婴儿体质量方面优于补充铁和叶酸(P<0.001)。
一项对1960-2005年所有关于孕妇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对儿童癌症影响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认为孕期妇女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其后代儿童期白血病、脑瘤和神经细胞瘤等癌症具有保护作用,其RR分别为0.61(95% CI 0.50~0.74),0.73(95% CI 0.60~0.88)和0.53(95% CI 0.42~0.58)。
·妊娠期妇女对叶酸、碘、铁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增加,但实际摄入量不足,往往伴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绝对或相对缺乏的表现,并由此可能造成多种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妊娠期营养管理的组成部分,可有效降低妊娠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危险。
·建议每日从富含叶酸的食物或合成制剂中摄入600 μg叶酸,可能会减少神经管畸形及其他孕期并发症的发生。应当对所有孕前期、孕期的妇女广泛宣传补充叶酸的益处和方法。
·孕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比例高达42%,在血铁指标监控下推荐孕期每日补充25~35 mg铁,如果明确有孕期缺铁性贫血者,应补充更多的铁。
·通过膳食(特别是奶制品)或者阳光紫外线都能够补充维生素D,但是冬天妊娠时可能发生不足,并导致胎儿骨代谢受损,应鼓励孕期每日补充钙1 000 mg,维生素D 10 μg(400 IU)。
·对于纯素食者建议补充维生素B12。
·对于缺铁性贫血的孕妇或者膳食营养不足或不均衡的孕妇,建议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对于多胎妊娠、既往烟酒习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的孕妇可能有益。
·使用各种营养补充剂的前提仍然是,建立在摄入充足且平衡营养膳食的基础上才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