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痤疮)中医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23(5) : 289-291.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90.2017.05.001

2016-2017年,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容分会美容中医学组牵头,联合全国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专家就中医诊治粉刺(痤疮)开展共同讨论,最终形成专家共识,供临床参考使用。

【概述】

痤疮属中医肺风粉刺范畴,因所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而得名。本病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疾病。好发于颜面、颈、胸背部,临床主要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严重者可形成瘢痕。本病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痤疮的发生涉及先天、后天两方面的因素。与素体禀赋、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湿、热、痰、瘀等病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还涉及本虚等情况,导致痤疮的病情较为复杂。

【诊断与类证鉴别】
一、诊断
㈠疾病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和《中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基本皮损:

初起多发生在毛囊口,为粟粒大小的粉刺、炎性丘疹,可演变为脓疱、结节,严重时形成囊肿和瘢痕。常伴有皮脂溢出。

2.好发部位:

以颜面、颈及胸背部为主。

3.发病特点:

本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一般自青春期开始发病,青春期过后,部分患者病情可自然减轻。如病情迁延,至25岁以后仍有罹患者,称为迟发型痤疮。

㈡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皮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基本证型

⑴肺经风热证

主症:①以黑头或白头粉刺为主;②伴红色丘疹。

次症:①颜面潮红;②皮肤灼热;③或伴痒痛。

舌象: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

脉象:脉浮数或数。

⑵湿热蕴结证

主症:①以丘疹、脓疱为主;②皮疹疼痛。

次症:①皮肤油腻;②间有结节;③或伴口臭;④大便干;⑤小便黄。

舌象: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脉滑或滑数。

⑶血瘀痰凝证

主症:①以结节、囊肿为主;②皮疹色暗;③反复发作,易形成瘢痕。

次症:①纳呆;②腹胀;③便溏;④面色晦暗或黧黑;⑤女性月经色暗或有血块。

舌象:舌质暗有瘀点,或舌质淡胖,苔白或白腻。

脉象:脉滑或涩。

⑷冲任失调证

主症:无论何种皮肤损害,女性患者,皮损的发生和加重与月经周期有关。

次症:①皮疹多发于口周或下颌;②经前乳房胀痛或烦躁易怒;③或伴月经不调;④小腹胀痛。

舌象:舌质暗,苔薄白或略黄。

脉象:脉弦细或沉细。

以上各证型,具备主症①和1项以上次症,结合舌脉情况,可诊断为该征候。

2.兼夹证

⑴夹热毒:皮损密集,颜色鲜红,灼热疼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或滑数。

⑵夹湿:皮肤油腻,常伴脱发,头身困重。舌质红或淡红,苔腻,脉滑。

⑶兼心肝火旺:皮损色红,心烦口苦。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脉弦或数。

⑷兼肝郁:面色晦暗,情志不舒,胸胁胀满,常善太息。舌质暗,苔白,脉弦。

⑸兼脾虚:面色淡黄,纳呆,腹胀,便溏。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濡或濡细。

⑹兼阴虚:颧红如妆,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

⑺兼血瘀:皮损暗红,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口唇爪甲紫暗,女性月经色暗,或有血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脉细涩。

二、类证鉴别

本病需与酒渣鼻、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面部汗管瘤、口周皮炎、粟丘疹等疾病鉴别。

【辨证论治】
一、治疗原则

热盛宜清、湿聚宜祛、痰凝宜化、瘀滞宜通、调理冲任。

二、治疗方法
1.肺经风热证

治法:疏风清肺解毒。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枇杷叶、桑白皮、黄芩、生石膏、栀子、枳壳、熟军、连翘、蒲公英。

加减:夹湿者加苦参、萆薢;心肝火旺者加龙胆草、菊花、莲子心、灯芯草;肝郁者加柴胡、郁金。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栀子金花丸、梅花点舌丹、清肺抑火丸等。

2.湿热蕴结证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方药:茵陈蒿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茵陈、栀子、大黄、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泽泻、苦参。

加减:皮脂溢出明显者加生薏米、荷叶;皮损感染明显者加连翘、紫花地丁;兼脾虚者加茯苓、生白术。

中成药:二妙丸、当归苦参丸等。

3.血瘀痰凝证

治法:化痰散瘀解毒。

方药: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陈皮、半夏、茯苓、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生地、皂刺、夏枯草、浙贝母、炙甘草。

加减:肝郁者加柴胡、郁金;兼热毒者加金银花、蒲公英;月经不调者加益母草、香附。

中成药: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等。

4.冲任失调证

治法:调理冲任。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至丸加减:陈皮、柴胡、川芎、赤芍、香附、枳壳、女贞子、旱莲草、炙甘草。

加减:经前乳房胀痛者加白芍、王不留行;痛经明显者加郁金、阿胶。

中成药:加味逍遥丸、四物颗粒、二至丸、知柏地黄丸等。

注:推荐方药及加减用药,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药物剂量以《中国药典》常用剂量为标准,根据患者体质进行调整。中成药需根据使用说明辨证应用。

【外治疗法】
一、外用药物

中医外治药物的选择需结合局部皮损辨证,痤疮的外治药物大多为清热除湿、解毒散结类的中药。

在临床应用时,要注意外用药物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或刺激反应。因此,建议在使用任何一种外用药物时,均需局部试用。根据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在应用时需依据皮损情况选择合适剂型及药物。

㈠中药水剂

本剂型是将中药煎汤滤过后,可以作湿敷、涂擦、浸浴、洗涤用。中药水剂是皮肤病中医外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组成药物的不同,具有多种治疗功效。

马齿苋水剂

组成:马齿苋30 g(鲜马齿苋加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

适用于辨证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证者。

用法:将马齿苋30 g加水1000 ml煎煮后滤过取汁,放至温凉,以6~8层纱布或纱布垫蘸取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外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20 min。

㈡中药散剂

本剂型是将一种或多种药物制成混合均匀的干燥粉末。具有吸收水分、干燥皮肤、减少外界对皮肤磨擦的特点。随主药不同,具有干燥、消炎、清凉、止痒、收敛的作用。市售成品药主要有:

1.颠倒散(《医宗金鉴》)

组成:大黄、硫磺。

功用:破瘀活血,脱脂除垢。

适用于辨证为湿热蕴结、血瘀痰凝证者。

用法:将上两味药物等量研末,用凉开水或绿茶水调敷于患处。每日1~2次;或配成30%的洗剂外涂。

2.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

组成: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白芷,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适用于辨证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证者。

用法:可用绿茶水或醋调敷于患处。每日1~2次。

㈢中药软膏、搽剂

本剂型是将中药粉和固体油类混合制成的一种均匀、细腻、半固体的外用膏剂。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相应的功效。市售成品药主要有:

1.龙珠软膏

组成:人工麝香、人工牛黄、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炉甘石等。辅料:黄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

适用于辨证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证、冲任失调证者。

用法:取适量药膏涂抹患处或摊于纱布上贴敷。每日1次。

2.积雪苷霜软膏

组成:积雪草总苷。

功用:促进创伤愈合。

适用于各型痤疮患者愈后遗留的色素沉着斑。

用法:外涂患处,局部涂抹后宜按摩5 min。每日3~4次。

3.姜黄消痤搽剂

组成:姜黄、重楼、杠板归、一枝黄花、土荆芥、绞股蓝、珊瑚姜等。

功用:清热祛湿,活血消痤。

适用于辨证为肺经风热、湿热蕴结证、冲任失调证者。

用法:用棉纤蘸取外涂患处,每日2~3次。

二、湿敷疗法

本疗法是指用纱布或湿敷垫蘸取药液外敷患处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古称溻法。根据病情配方,辨证施治,将选用的药物加水煎汤,适温使用。根据所用药物的不同而具有清热收敛、消肿止痛、控制感染等作用。

常用药物:马齿苋、蒲公英、黄柏、苦参等,可单味药物使用,亦可配伍组方应用。

用法:单味或复方药物加水煎煮15~20 min,滤过药液,放至温凉或兑入清水。以6~8层纱布或纱布垫蘸取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外敷患处。每日1~2次,每次15~20 min。

三、中药面膜疗法

本疗法是将中药粉和软膜粉混合均匀,用水将混合药粉调制成糊状,敷于面部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特点是灵活性大,可临方调配,辨证配方使用。

常用药物:茯苓、白芷、白及、大黄、硫磺、丹参、白附子、当归、红花等。

用法:将药物研细粉后,加软膜粉与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或整个面部。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5~20 min。

四、非药物疗法
1.火针

主穴:囊肿结节处。

针具:短细火针、细火针或中粗火针。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闭眼。以乙醇棉球消毒囊肿结节处,选取适当粗细火针,将火针针尖针体前段烧至通红,刺入囊肿或结节处,每隔1~2 mm点刺一下。刺后将囊肿或结节内脓液、粉刺样物质挤净。嘱患者保持火针治疗处干燥。

2.体针

主穴:百会、尺泽、曲池、大椎、合谷、肺俞、委中。

配穴:四白、颧髎、下关、颊车,病变局部取穴。

针刺方法:泻法,中等刺激,留针20~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症状好转后可改为隔日1次。

3.刺血疗法

穴位:耳尖、耳垂前、耳垂后,或耳部的内分泌、皮质下。

治疗方法:三棱针消毒后在相应部位迅速针刺至局部皮肤出血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刺络拔罐

穴位:大椎穴。

治疗方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梅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火罐,约10~15 min,出血量以1~3 ml为宜。每3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5.耳穴压豆

主穴:耳尖、肺、皮质下、丘脑、神门、内分泌、肾上腺、局部穴。

配穴:脾、大肠、小肠、肝。

治疗方法:将中药王不留行药粒置于小块胶布中央,然后贴在相应穴位上。嘱患者每日按压穴位数次,每次10 min,10日为1个疗程。

【其他疗法】

痤疮患者根据皮损情况,还常应用到粉刺清理、果酸换肤、红蓝光治疗、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激光治疗等。

【预后转归】

痤疮是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皮肤病,青春期过后会逐渐减轻和消失,但亦有部分患者由于多种原因致病情迁延不愈;青春期后也有发病,即迟发型痤疮。本病常反复发作,严重者因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可影响容貌,遗留永久性色素沉着和瘢痕。

【预防调护】

1.生活规律,起居有常。

2.避免紧张情绪和精神压力。

3.节制饮食,少吃甜食、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含有维生素B、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尽量避免烟酒的摄入。

4.适度锻炼。注意皮肤护理,合理选用护肤品。

【参与讨论专家名单】(以姓氏拼音为序)

蔡念宁、陈勇、贾力、姜敏、姜春燕、金力、李斌、李东、蓝海冰、兰东、刘宁、刘矗、刘清、刘红霞、陆绮、李伟凡、刘瓦利、李咏梅、李元文、欧阳晓勇、曲剑华、史飞、宋坪、申玉琦、翁丽丽、王萍、许婧、徐景娜、杨志波、杨顶权、叶伊琳、杨岚、周双琳。

参考文献
[1]
赵炳南张志礼. 简明中医皮肤病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
[2]
北京中医医院.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
颜正华. 中药学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6]
王萍张芃. 损容性皮肤病中西医特色疗法[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
[7]
杨志波范瑞强邓丙戌. 中医皮肤性病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